梳理我的买入与卖出思路
一、确认资金的时间属性:
拿到任何一笔钱时,首先要想到的是,资金的用途与期限。
-
一年以内要用的钱,可以买货币基金、银行理财。对应资金属性相当于短期。
-
一年以上、五年以内的资金,可以配置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。资金属性相当于中期。
-
只有五年以上、长期不用的闲置资金,才适合投资股票类资产。资金属性相当于长期。
二、只买自己看得懂的资产
投资的首要原则,就是不懂不做。
怎样确定自己真的看懂了呢?
买任何股票和基金前,先给自己做两个测试:
第一个,是压力测试,问自己这只股票(确认在投资逻辑没有崩塌的情况下)或基金未来下跌50%,自己会不会心慌,如果仍然非常淡定,那么,大概率是看懂了,反之,则是没有看懂。
第二个,是买股票时,问自己能不能清楚的说出这个公司(基金经理)是怎么赚钱的,未来的自由现金流大概会怎么样变化。影响这个公司自由现金流的因素有哪些?
如果确实没有看懂的股票和基金,也没关系,持续学习,继续等待。没有什么资产,是非买不可的。不买,最起码不会亏钱。
所以,对我个人来说,最安全的投资选择,就是只买自己能懂的股票和基金。
三、好公司,好价格
不同的投资品种,具体的估值指标也不相同,但归根结底,是看它未来能给你带来的现金流回报。
当然,算清楚这笔账并不容易,对于真正优质的资产来说,只要尽量避免在市场过热时买入就足够了。
任何一个投资品种,短期过热的标志之一,就是成交量明显放大,换手率大幅升高,无论是股票、基金、房子等等,都是如此。
所以,要对过往的历史成交数据做好统计工作,参考过去的多维数据,最起码在市场过热时,我们未必要卖,但尽量不要买。
四、怎么买?
如果一只股票,自己真的想清楚了,确实看好,而且股价目前正合适,甚至很便宜,这时候,完全可以一次性买足仓位。
然而,我们更容易遇到的一种情况是,我们确实看好一只股票,但这只股票目前的估值却太贵,那么该怎么办呢?我的办法是,先买一小部分,比如说计划仓位的20%,如果股价后续大涨,自己因为有底仓在,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,如果股价后续大跌,则可以通过补仓(前提仍然是研究充分、投资逻辑未变),买足仓位。
指数基金的买法与此有些类似,但又有不同。
如果波动承受能力弱,可以选择定投指数基金,具体方法有很多,比如说定期不定额,每个月都会投资某只指数基金,但数量会有不同,低估的时候多一些,估值贵了就少一些或干脆不投;也可以根据估值的变化,制定定投计划。关于指数估值,这里不展开。
需要说明的是,定投可以降低账户的波动,但在单边上涨中也会降低整体的收益率,盈亏同源,甘蔗没有两头甜,这是必然的事情。
如果波动承受能力强,可以一次性建仓,但要承受巨大波动,一次性买入之前,一定要充分考虑好自己的波动承受能力,切实考虑好自己的现金流、负债等情况。
市场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效的,好机会一直都非常稀缺,指数基金出现极佳买入机会的时间窗口,是非常短暂的,一旦错过,留给自己的就只剩下悔恨,因此我个人倾向于战略底仓(一次性建立底仓,比如说计划仓位的50%)与日常现金流定投(用工资等收入定期加仓)相结合的投资方法。
五、什么时候卖出?如何卖出?
买和卖是一体的,基于什么理由买入,就要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卖出。
卖出的3种情况: (1)投资逻辑不再成立,之前投资判断确实出错了; (2)出现性价比更好的投资标的; (3)出现极度极度极度的高估,这种情况出现比较难,判断也不容易。
如果一只股票或基金,是基于低估而买入,估值修复后也要卖出;如果因长期看好一家公司的价值而买入,那么,除非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变差或出现极度极度的高估,才考虑卖出。说实话,在市场极度极度高估时,卖出是非常难的,这一方面要看我们的运气,另一方面则要克制我们内心的贪婪。
特别要说明的是,千万不要因为股价下跌而止损,如果你确实认可一家公司本身的价值,那么股价跌了,正确的做法是该加仓才对,这种机械止损是价值毁灭,也是我们个人投资者相对于机构的优势,毕竟基金有清盘线的限制,我们个人投资者没有这个束缚。
需要你止损的原因只有一个,通过公司基本面的事实,确认你的投资逻辑真的错了,只有这时,才需要止损。且需要果断斩仓卖出。
在买入与卖出之间,就需要我们耐心持有,持有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,持有过程也需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,要对公司进行不断的跟踪、检查与反思。
我平常跟踪的点,主要是看公司和行业的新闻报道。各路研报我也会看,但关注事实,极少极少对其观点进行判断。关于研报的阅读经验,后续尝试梳理。
六、值得了解的交易技巧
在谈具体的交易技巧前,一定要明确两个基本前提。
一是,要做好功课,吃透交易规则。
这是一切技巧的根本,是绕不开的基本功,不了解市场的交易规则,就进场做交易,这纯粹就是胡闹。
在上交所、深交所官网,搜索「交易规则」这四个字,就能查看到具体的规则。
参与港股或港股通前,规则也必须熟悉。尤其在充分竞争的市场,交易时间段、买卖基本规则一定要先了解清楚。
二是,心态要达观平和。
交易技巧是你在赚到80%以上利润时,才会考虑的事情,我们平时工作的重点,应该是争取这部分收益,千万别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。
不要幻想有完美的交易,只有现实的交易。
以下普通人也可以掌握好的交易技巧:
1、怎样在集合竞价时下单?
买股票,就像做拍卖,现在技术进步了,在手机、电脑上就可以直接进行竞价,竞价分为两种,一种是集合竞价,一种是连续竞价。
集合竞价是说,集中在某个时段,想买卖的小伙伴们一起来报价,你的买入价格是多少,他的卖出价格是多少,最后大家商量出一个最大的成交量的价格,互相都可以接受了,你多出点钱买,他少点卖,当然这个商量过程是电脑系统替撮合的,而不是大家一顿闲聊出来的结果,这就是集合竞价。
内地股市,09:15至09:25是早盘集合竞价;14:57至15:00 是尾盘集合竞价;09:20至09:25和14:57至15:00,这两个时间段,均不可以撤单。
既然选择在集合竞价下单,那么,往往意味着,你想第一时间,就买进或卖出股票。
这个阶段,具体挂什么价格无所谓,最重要的是能确保成交,因此,我通常会在09:24之后,才会挂单,这个时候大家都无法撤单,报出价格很难再大幅变动,因此,有极大概率会成交。
最最稳妥的办法是,如果想买入就直接挂涨停,想卖出就直接挂跌停,因为集合竞价,是求的买卖双方,成交量最大的价格交集,这样挂单,肯定能保证成交,而且,普通小散这样挂单,对市场价格,也没什么影响。
当然,无论是你挂涨停,还是跌停,最终都是以开盘价成交,挂涨停或跌停这样极端的价格,只是为了最大程度确保成交而已。
港股交易和A股差别较大,主要是交易时段和不设涨跌幅限制。内地投资者一般是港股通参与交易,交易时间具体按联交所规定执行。 在联交所,交易日的9: 00至 9: 30 为开市前时段(集合竞价), 但港股通投资者则仅可以在 9: 00 至9: 15 通过竞价限价盘申报; 交易日的 9: 30 至 12: 00 以及 13: 00 至 16: 00 为持续交易时段(连续竞价),港股通投资者仅能通过增强限价盘申报。港股通投资者撤单的时间为9: 00-9: 15;9: 30-12: 00;12: 30-16: 00。另外,港股还有一个收市竞价交易时段(适用于收市竞价交易时段交易的证券): 16:00-16:10(逢休假的半日市为 12:00-12:10)。
2、关于市价单和限价单
委托单的形式有两种,一种是限价单,一种是市价单。
市价单,指的是你以当前市场的价格下委托单;限价单,则是你设定了你愿意买入或卖出的最高或最低价格。
当你不需要在意价格,但需要尽快买入或卖出时,这时候挂市价单,是最正确的选择。
特别是在一些极端时间点,行情快速变动时,这时候你下限价单,手速根本赶不上行情变动的速度,这时候一定要用市价单。
3、尽量不要在整数关口,做交易。
人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,很多人都把某个整数价格,作为目标价,比如说10元、50元、60元、100元、1000元等等。
但交易总是反人性的,人人都在期待的价格,要么很难达成,要么过犹不及,做交易不可过于追求圆满。
举个栗子,如果卖出目标价格是100元,但在95元时,各种卖出条件就已经都具备了,特别是市场情绪已经明显过热,不妨这时候就卖掉。
再举个栗子,某只你非常看好的股票,买入目标价50元,这时遭遇重大利空,股价开盘直接被砸到51元,与此同时,这时市场整体非常悲观,如果是我自己的话,这时候就会买入,绝不会去等50元。
4、在当天的交易中,不要在涨停板上挂买单,也不要在跌停板上挂卖单。
作为一名普通小散,你没有任何交易优势。
如果你能在当天涨停板上买到股票,这说明,这涨停板当天肯定会打开,必然会有更低的买入价出现。
同理,如果你能在跌停板上卖出股票,这说明,当天这跌停板肯定也会打开,必然会出现更高的卖出价。